因地制宜
中国古建筑依山伴水,就地取材,形式多样。有依山建筑,有平川建筑。山区多石木结构,平原多砖木结构,南方林区有干栏式建筑,东北地区有干打垒土房,黄土高原有窑洞建筑。中国古建筑所以有如此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重要的原因是因地制宜,各地不强求、不攀比,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文化。
以人为本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置、城郭形式都是讲为人服务的。北方老百姓住四合院,以院子为中心,每个房间的门都是朝向院子的,每天一家人的生活是以院子为中心展开的,大槐树下,莆萄滕下,弄儿漆上,家长里短,谈天说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南方居所是塘在院中,窗镜借景,居所布置与自然环境相形相映,小桥流水,淘米洗衣,一切方便人的生活,一切从人的生活出发。封建社会宣扬封建礼仪,上下尊卑,有钱人家的房子是几进院落之后才是上房。没钱人家是长者住正房,小辈住厢房。紫禁城里,最高的居中的房子,一定是皇上住的和用的。房子居中也好,最高的也好,还是在讲为人服务,只是那时候把人分成了三类九等。建筑是围绕不同人的需要和为了人的不同需要展开的,以人为本是贯穿其中的。
讲求秩序
中国古建筑文化中讲求秩序是一个特点。北京古城建筑,中轴线是讲求秩序的突出表现。从南面的永定门开始,经正阳门、天安门、紫禁城,到北面是安定门,一方面是皇权至上,一方面是皇恩浩荡,表现了最基本的社会政治秩序。过去北京有灯市口、珠市口,菜市口;有缸瓦市、羊坊店、琉璃厂,这些市场是交易形成的也是社会经济的需要,表现了社会经济秩序。历史上的北京有“东富西贵”之说,围绕中轴线,有钱人住东城的多,坐官的人住西城的多。院子有大院也有小院,大院子分几进院落,有正房、厢房之分,表现了社会和人的生活秩序。秩序是十分重要的,秩序是和谐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秩序使社会秩序得到明确和固化。 崇尚节简 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古建筑质的特征,简朴这个词可以给中国古建筑,而豪华这个词可以给欧洲建筑。中国古建筑是用土用砖做起来的,欧洲建筑是用石材用金属做起来的。我们一栋房子即使是宫殿往往用几年十几年时间就做起来,欧洲往往用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做起来。卢俘宫改建用了300多年时间才建好。建筑装饰,我们是在木头上刻,欧洲建筑是在石头上刻。我们是水彩,欧洲是油画。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单元是院落,所谓大户人家,不过是几个院落在平面上联系起来,加起来规模很大。如果讲一栋建筑,我们是上千平米,欧洲是上万平米。江南的园林,是把自然界中的山、水、林引入自家的庭院,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里,平填了许多自然情趣,给人的美感仍然是自然的、清新的、简朴的。但是,你看看法国的凡尔塞宫,你看看印度的妲姬陵(受欧洲影响的建筑),你很难用自然的,清新的、简朴的这些词汇去描述她,她给你的感觉是豪华的、厚重的、富贵的。中国古建筑文化崇尚节简不仅对建筑,对社会生活也是一种导向。
虽然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出现较晚,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却由来已久。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苍茫太空的敬畏同,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对这种主宰的崇拜就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就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中国古代的先哲以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整个宇宙, 《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周易大传?文言传》有云“夫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而奉天时。”这种承天命、顺天意的心理更是被统治者利用,他们将作为统治人民的合法基础。《周易》又有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原则。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比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恰恰与古代中国人相切合,因此成为中国古建筑的首选材料。加之,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古代中国地在物博资源丰富,因此,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类型上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它们的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但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古建筑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表现在城市、村镇、宫殿、陵墓的选址和布局命名上,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
城市的建设:
伍子胥设计建造吴都阖闾城,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隋大兴城建造时,宇文恺不仅有斟酌地势,将太极宫置于乾位,且又以承天、朱雀等命名。汉之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 村落的建设: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安徽歙县棠樾村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棠樾选址,符合风水所谓“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它以富亭山为屏,面临沃野,源自黄山的丰乐河由西而东穿流而过,周围树木茂盛。棠樾族谱有诗云:“遥想棠阴清昼永“(《玉篇》“楚谓两树交阴之下曰樾”这正是这个村落名字的由来,又“此处山川之胜,原田之宽,足以立子孙百世之业”。这正是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棠樾人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仿佛自己就是当中的一分子。这种利用自然,尊重自然注重风水的做法,正是古人天人合一建筑观的体现。
宫殿的建设:
在宫殿的当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故宫,故宫又称为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称紫微宫、紫宫。它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古人认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办理朝政与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又因皇宫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最高级别的“禁区”,便有紫禁城的“禁”字来强调皇宫的无比尊严。太微垣南有三颗星被人视为三座门,即端门、左掖门、右掖门;与此相应,紫禁城前面设立端门、午门,东西两侧设立左、右掖门。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皇帝及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与坤宁宫,“乾”、“坤”二字就意味着天地的意思。其东西两侧的日精门与月华门,则象征着日月争辉。东西六宫及其他诸宫殿也都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个星座。
紫禁城的建设,把古代建筑 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陵墓的建设: 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已发掘的河南洛阳与南阳的汉墓中都画有天象图,它们都显示着窥天通天、与天同构的目标。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1999年3月,考古人员发布一个惊世的发现:明孝陵布局呈“北斗星”图。“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
中国古建筑始终是“天人合一”与“礼法、宗法制度”的联合体现。“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礼法、宗法制度”注重等级制和规矩,看似矛盾,但反映在建筑上,两者并没有截然分开。如“宫殿”、“陵墓”等建筑形制是礼制建筑,但它们在布局上追求的还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二者并不矛盾。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希望采纳......
『Dicun.com』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