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主干思想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思想从何而来呢?它有三个来源:象、数、理。其中,象和数是基础,理是对象和数的解说。象有两种。一种是由符号组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易经》六十四卦之象和《太极图》之象;另一种是由文字组成的象。在这里,文字给出的不是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的抽象逻辑思维,而是对万物生长运动的“象”的描绘。四柱八字预测学是描术人与社会与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形态关系的一种术数学。
例如《洪范》中关于五行性质和功能的描绘便是一个“象”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接”。
再如《内经》中对人体五脏、方位、味道等与五行之关系的描绘,也都是“象”,“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四柱八字算命预测术就是术中的一种,至于数,主要见于《河图》、《洛书》和宋代邵雍的著作。正是在对象、数的解说中产生了“理”,也即阴阳五行学说,并产生了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
预测学中的象和数,主要的都是被运用于术数活动之中。卜筮、命、相、堪舆等,基本上都是运用象和数的思维方法。从史料记载、古代文学作品反映和现存的术数著作来看,在中国古代,术数被广泛地应用于从政治军事斗争到婚丧嫁娶、谋财求学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可以说,古代中国人几乎人生的每一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能找到术数的影响。正是在这些为数众多的术数活动中,阴阳五行思想潜移默化地占据了人们的思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公认的世界本原和普遍规律。
历史学家施宾格勒在其名著《西方的没落》中曾经说过,每一种文化的根基,都是一种关于世界的概念。它是这种文化所特有的。每个时代都有关于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的框架。笛卡尔曾经说过,近代科学像一棵大树,形而上学就是树根,其他科学就是树干和树枝。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关于世界的概念(理解框架)对整个民族和时代思维的作用。有人把这个叫做“预设”或“依据”。中国文化之所以和欧洲文化不同,关键在于这个“预设”或“依据”不同。在一个共同的预设或依据中,人们的思想融合与观点交流便成为可能,否则便不可能。
本文来源于帝村①算命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