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姓——冉姓取名大全 一、姓氏历史 1、历史来源 冉姓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所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荆口县那口城),春秋时灭于郑,子孙以国为氏,或说聃去耳为冉。 2)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高辛氏(即帝喾)之后有冉姓。 3)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为氏。 4)据《汉书颜师古注》所载,唐时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开州(今重庆开县)土著多此姓,皆冉种(冉为汉时西夷所建古国,其后或以冉为姓)。 5)出自他族。汉时西夷冉族,居于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一带,其族人以族名为姓;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有此姓。得姓始祖冉季载。名载,字季。西周王族,周文王第十子,武王同母弟,最少。武王克商灭纣后,大封诸侯,将其少弟封于冉。因季载有善行,成王时被举为司空,主管军事,成为周王室的重臣,他辅佐成王,广有令名,是周初著名的王室领导。他的后代,以其封国为氏,称冉姓,并尊冉季载为其得姓始祖。 2、郡望堂号 1)【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义陵,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南。 魏郡:汉高帝置,治所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2)【堂号】 "南面堂":孔子弟子冉雍,气羕ao砗辏聊睾瘢鬃涌渌腥司缍龋琝"可使南面"。 "迎圣堂":孔子弟子冉求,性谦逊,多才多艺,知兵,任左统帅,大败齐师,将流亡在外14年的孔子迎回鲁国。 3、历史名人 1)【冉季载】周文王第十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弟季载于聃。因他有驯行,周公就举他为周司空,辅佐周成王,有令名于天下。 2)【冉闵】魏郡内黄(今属河南)人,字永曾,小字棘奴,晋朝将军。以善战著名。他父亲冉瞻就是当时有名的将军,勇猛善战,冲锋在前。冉闵除继承父亲勇猛的武艺外,还善用计策,智勇双全,曾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败于昌黎,闵军独全。及败梁犊后,威名弥振。永和六年(350年)自立为王,改元永兴,国号魏,史称冉魏,公元350—352年在位。在位两年多,为慕容恪所擒,诛死。时有羯胡暴孽,残害汉民,先有驱数十万汉丁修林苑甲兵,死伤遍野之举(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后有夺汉女四万入后宫肆意凌辱之行。汉儿冉闵为羯主石虎之义子,忍辱偷生三十载,一朝得机,旦夕间尽灭羯胡二十余万,及至遭群胡围攻,其首战以一千汉骑破胡骑七万,再战以汉军八万破众胡联军十二万,三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三万,四战又有以步卒八千敌慕容鲜卑铁骑十万竟十战十捷之绩!廉台决战,冉闵骑朱龙,持矛戟,冲入鲜卑重军,手刃三百余人,及至马倒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其后鲜卑王慕容俊斩闵首于遏陉山,慕容俊遣使祭祀,追谥闵为武悼天王。

www.dicun.com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