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有什么忌讳?
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
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
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农头节。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但据资料记载,“二月二,龙抬头”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4宫附会为4种动物。
其中东宫7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移动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在地平线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到来的标志。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龙抬头有何讲究
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
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龙头”,以显尊贵、图吉利。
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
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
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
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二月二忌讳什么
“二月二”常武地区还有很多禁忌,这一天,民间喜用“龙”来称呼各种东西,吃春饼叫吃龙鳞饼,吃笃烂面,叫吃龙须面,剃头称剃龙头,扛棺材称独龙杠或双龙杠等。
俗以为龙抬头表示惊蛰已过,天空将要开始打雷了,龙王将要降雨了。龙出则百虫伏藏,人们希望借助于龙的声威制伏百虫,使其不要伤害庄稼,因此:这一天要特别小心,不能动用剪刀、针线,否则,以为会伤着“龙目”戳着“龙眼”。
早晨去井上挑水时,禁忌提桶碰到井栏,否则,以为会碰伤龙头。这一天禁忌推磨,怕压了龙头,还忌讳吃咸糊粥和面疙瘩(麳块),否则,以为会糊住龙眼,遭来灾难。
各地二月二都有什么忌讳
明天在阳历中是普通的一日,但是农历中却是一个重要的汉族传统节日。
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记得小时候,我们那边是过这个节的,具体怎么过已不记得了,只记得是要吃硬的干的东西的。
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是吃腊月里供过神佛的面点。至于为什么吃,我也记不得妈妈的解释了,反正我当时就认为,一定是老古人们节俭,舍不得扔掉已经风化干了的面食,才哄小孩子们一起来完成任务的。
因为这一天没什么好吃的,所以在记忆中它很模糊,甚至从小都对它有些抵触,宁愿不过这个节。长大之后自然就更不过了。
今天偶然翻台历发现明天就是“二月二”,有关“二月二”的记忆才又复苏起来,竟然还有些温馨。于是到google上搜了一下,才知道这本是我们汉民族很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才知道了它的由来和风俗。
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按老年人的说法。这是为了表示对龙的尊敬。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众多的食俗活动中,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
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至于“金豆开花”则是一个与武则天有关的传说。相传武则天夺唐室江山以后,改国号为周,自称周武皇帝。
天上玉帝知道后大发雷霆,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这一下可苦了天下百姓,人们怨声载道,不禁失声痛哭。
——你说这玉帝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太严重了,一点都不唯才是用!——司管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遭难,喝足天河水,喷洒人间,拯救万民。玉帝得知此事,将玉龙打下了凡界,压在山下,并立石碑一座,上写:"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百姓为救玉龙,想尽了办法。
这年的农历二月二,人们发现玉米和黄豆都是金黄闪亮,很像金豆。如将豆一炒,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各家各户都炒了许多玉米和黄豆,有的供到院里,有的端到玉龙身边。
镇压玉龙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尘,这天,太白金星发现天下金黄一片,以为金豆开花了,便收了拂尘。玉龙这才腾空而起,回到了天上。
此时,正是春雨贵似油的季节,玉龙不顾玉帝禁令,又"哗哗"下起雨来。 传说很美丽,也反映了我们重农的祖先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他们依赖自然也尊敬自然。
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都相信“人定胜天”,反而对自然渐渐轻蔑起来。解冻的大地什么时候托出了第一片草叶,回苏的柳条什么时候裂出了第一颗嫩芽,我们已不在关注,水泥格子里无春夏秋冬之分。
但是提醒大家,明天别忘了吃面条、饺子、煎饼,和爆玉米花。
www.dicun.com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