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百家姓魏姓。魏敬中,樟源村的先贤名宦中,魏敬中可谓最为闪耀的一位。魏姓,是中国姓氏中第45位姓氏,在宋版《百家姓》排行第30位。魏姓最早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属以邑为氏。
周宁县咸村镇桃源溪上游,有一处临溪而建的古村,它是清朝进士、朝议大夫魏敬中故里樟源村。村中古屋多为江南风格的明清建筑,一幢略高一幢,错落有致,溪石为基,黄土为墙,四周飞檐翘角,造型别致,幢幢古屋宏伟壮观:三重进、五重进主体、天井、厅堂纵横、石刻门楣、雕镂门窗,无不让人赞叹古村当时高超的建筑水平和精湛的雕刻技艺;沿街林立的古屋、古商铺构成独特的江南古村风貌。
相传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这小小的村落书院林立私塾遍布,是个少有的翰墨之乡,几乎二、三座古民居就有一家学堂。仅清朝至民国时期,樟源村出进士、举人、秀才就有20余人。樟源村的先贤名宦中,魏敬中可谓最为闪耀的一位。
年幼才华出众 深得高人赏识
魏敬中,原名建中,字和斋、和宇。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饱读诗书之士,却一直未能走上仕途,但他们为人纯朴厚道,在村里经常周济穷困,出钱出力做了很多有利于乡邻的好事,大家对他们都十分敬重爱戴。魏敬中幼年时聪敏好学,5岁上私塾时从不要家人相陪接送,有人问他,“你独自去上学不想母亲吗?”他从容回答道:“我想上学就是想母亲。”11岁时,他就能下笔成文,短短几年时间,他博览经史典籍,立志远大,文章的风格流露出有不凡的气质。当时福安的名儒郑英山视之为奇才,曾留他在家中读书。福宁知府秋涛也不时邀请他到官署作客,与他交流诗词文章。
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18岁的敬中考取了拔贡,并且在乡试中崭露头角。但他考进士之途却相当坎坷,曾先后七次赴京应试,期间长达21载。有位在福州做灯笼的同乡故乡师傅十分钦佩他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感动之下收留了他,并出钱资助他续考。在候试期间,他听说房山县有位邢姓名士家中藏书万卷,便前往潜心攻读,学业取得重大长进。
如愿高中进士 立志秉实治史
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魏敬中参加殿试,荣获二甲第六名的优异成绩,被朝廷赐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来担任国史馆总纂,加七级诰授奉政大夫,晋封朝议大夫。此时,他为报宁德西乡籍师傅资助之恩,便将资助过他的那位做灯笼的老师傅接回周宁老家,每月寄钱物为他养老,待他就像亲人一般。老师傅病故后,魏敬中上奏皇上要求为恩人守孝,随后奉旨返乡守孝三年。
魏敬中担任为史官其间勤慎持事,忠于职守,勤于笔耕,对史实上的任何一些疑义,他都要反复剖析,考证辨伪,他治史的精神为不少同仁所推崇,纷纷将其比作秉实执笔的“太史公”。他主张:“先从事物规律入手做学问,这样掌握了规律,学问也随之深厚。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很容易困惑。”他还认为“人心广大无垠,万善皆备,盛德大业,由此而成。”可见他对于文道关系的论述辩证精辟入理。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魏敬中接受闽浙总督程祖洛聘任,继续总纂原由陈寿祺主纂的《福建通志》。原志稿由于巨绅梁章钜等人持异议,陈、梁两派因某些人物的立传问题纷争不止,多年未有定论,无法付印。陈寿祺病故,魏敬中接任总纂时,仍处于两派纷争之间,十分为难。第二年,他又兼任福州凤池书院山长。在这种艰难状况下,魏敬中边执教讲席,边纂修志稿。每天都是五更即起,伏案笔耕,整理残篇,核实资料,秉笔直书,重加删改,直至深夜,期间,他还捐献出自己的薪资充作经费。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在魏敬中主持下,《福建通志》终于完成了的总纂。他重纂过的《福建通志》内容翔实,观点鲜明,平息了困扰通志馆多年的两派纷争,使《福建通志》得以定稿付印。魏敬中为福建近代编史修志功不可没。
本文来源于帝村①算命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