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讲了什么大体概?
我承认我生长在温室里。
但我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只是一棵小草,我天天看着周围娇嫩的花朵,艳羡她们美丽的姿态、高贵的品种,嫉妒她们得到最好的养料,于是苦闷开始滋生,烦恼也逐渐蔓延,我把这种甚至连不幸都称不上的不快乐视为苦难。 我带着这种无知而幼稚的心态,翻开了《我二十一岁那年》,我这才发现如果灾难可以划分等级,那我遭遇过最不幸的事情可能和最轻微最肤浅的一级都挨不上边,更何况史铁生说过:“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面前都可能加一个“更”字”。
在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厄运让他永远地失去了双腿,他用一种平淡甚至是幽默的口吻讲述着他病痛时的经历,仿佛那只是别人的故事,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平常却如血如泪的文字,让我一步一步踏进他的世界。 我曾无数次幻想过我未来的命运,我设想过有一天,我成了世界首富,成为又一个商界传奇;我也曾设想我这一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到最后什么也没留下;我甚至设想过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穷困潦倒,生活卑微而无趣,但我从来没有想像过我会失去身体的某个部位,因为我已经习惯了正常人的生活,我从头到脚的触觉不断提醒着我,我还是健全的。
但上帝为你写好的剧本,谁知道呢?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你只能选择面对。 史铁生面对自己下肢瘫痪的事实时,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他想到过死,关于生和死的问题,被无数的人讨论过无数次,但有多少像史铁生这样如此近地接触过死神呢?他曾自己想死,也有几次是被疾病所迫,反正都是几乎要死了,没死成的。
于是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只有懦弱的人会选择轻生,他们把悲痛留给亲人,把麻烦留给朋友,而他们却在另一个世界里获得重生。
史铁生没有死,因为他还有母亲,还有朋友。 史铁生的母亲和每一个母亲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
但她与普通的母亲又不一样,因为苦难,所以更加爱,而且理解。我一直觉得一个母亲理解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因为在她们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长不大而且不懂得照顾自己,于是她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并且总是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但史铁生的母亲,会站在儿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会认为让他“去地坛走走是好的”,尽管她心里有一千一万个不放心,但是母亲怎么会将这些挂在嘴上呢?她们只会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或者一路追随着儿子的背影。 我们总是把目光投向光明的前方,却太少太少停下脚步,回头看看。
因为母亲的理解,史铁生邂逅了地坛。地坛是他的第一个朋友,荒废却不颓废。
尔后,陆续地他又因地坛而结识了许多朋友。因为地坛,他们的故事有了重叠,史铁生看着每一个人的幸运与不幸。
在时光的剥蚀下,中年情侣不觉中变成了老人,那个爱唱歌的小伙子也再没有出现;在命运的操控下,长跑选手始终没能如愿,漂亮的小姑娘竟是个弱智的孩子。 一切的一切,在祭坛石门中的落日里,终将化为尘埃。
温室里的花朵永远只是花朵,但一颗小草却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封面上,史铁生的笑容依旧,他从未在书中抱怨上帝的不公,他只是时时刻刻和命运做着斗争。
在史铁生二十一岁那年,上帝送了他一件礼物,它的名字叫苦难。
http://www.dicun.com文章,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