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上的启动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 求讲解,粗略就行
启动效应就是你走过的路,熟悉了,下次再走的时候,就会快一点,行成的一定的印象,下次再加工的时候就方便了
美国有心理学家提这样一个理论:就是人的思维通过,经过多次通样的思维活动后,就会行成一条相对较快的捷径
1、 蝴蝶效应:
起源——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在两周后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暴。在心理学上,蝴蝶效应表现为一种不同于普通的连锁效应的,因果性不明显的情绪反应和行为。
症状—— 因为几天前发生的一点小小不顺利,而开始心情烦躁,在压抑和郁结状态中,小的情绪波动渐渐在心底形成轩然大波,最终以不可预见的狂躁模式爆发出来。时间累积得越久,崩溃的后果越不堪设想。
2、 狄德罗效应:
起源——18世纪法国一位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某天友人赠其一件高级睡袍,他非常喜欢。但当他穿上之后,开始觉得家里的一切家具和装饰都显得粗陋庸俗,于是不得不把旧的东西一件件更新,但最终她仍不觉得开心,因为他最终发现,“自己竟然被一条睡袍胁迫”。
症状——永远不能填满的欲望黑洞,因为“人往高处走”,到达一个阶段,各方面都要求配套上升。街道要搭配建筑,豪宅要搭配名车,鞋子要搭配礼服,礼服要搭配名钻……搭配的顶端永远是自己力所不能及。
3、 齐加尼克效应:
起源——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做的一次实验。他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他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使他们的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而让另一组毫无阻碍,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尽管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非常紧张,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思绪总是被那些任务困扰,紧张状态持续存在。
症状——在接受一项工作时,人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当任务完成时紧张才会解除。而工作中的人往往不停地受到叠加任务,因此,紧张状态无时无刻存在并叠加累积,在周末假期休息时甚至都无法放松,长期疲惫不堪,最终导致神经衰弱和亚健康的出现。
4、罗森塔尔效应:
起源——古希腊传说中塞浦路斯岛一位年轻的王子皮格马力翁,酷爱艺术,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面对自己的作品他爱不释手,整日深情注视。天长日久,女神竟然奇迹般复活,并成为了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说明,期待是一种力量。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提出了该项理论。此理论有一个我们最常听到的例子:两个病人同住一家医院,其中一人患了癌症,而另一人并无大碍。但医生把两人的诊断书弄混了。结果那个真正的病患得知后整天心情轻松,开心地在医院住了一段日子便健康地出院了。而那个原本身体无恙的人却终日活在对死亡与病痛的恐惧中,最后真的罹患绝症,在抑郁绝望中死去。
症状——心理暗示。当别人给予充分信赖和期待的时候,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困难便会得到解决。反之便被低迷的情绪主宰,最终失败。
5、蔡戈尼效应:
起源——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症状——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是人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罗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提示]欢迎你加入本团讨论。
2、什么是情绪启动效应?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
就是当你看到一副尸体图像时,会启动你的恶心的感觉
当你看一本励志书籍书籍时,会启动你的热血沸腾开关
当你的亲人从疾病中康复时,会启动你的快乐情绪
所谓的情绪启动效应,就是由特定的场景或者信息对个体情绪所产生影响的效果
就是在阈下给被试呈现与情绪有关的刺激(如图片),然后给被试呈现探测刺激,若探测刺激得感情色彩与阈下刺激相同,被试将产生与控制组不同的反应
这就是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使心理学中内隐记忆的重要表现,即:前面接触的相同或类似的信息,促进某个具体信息的加工。
注意作为心理活动的状态,在近代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受到重视。冯特(1908)指出,注意是伴随着一种心理内容的清晰领会的状态;意识与视野一样,是以一定的阂限为境界的一个有限领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领域,才有被领会的可能。在该领域内有一个范围狭小的中心区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中心区域,才会获得最大的清晰性和鲜明性。这个中心区域被称为“注意焦点”。James(1892)在《心理学教科书》一书中,把注意作为意识的四大特征之一。然而,后来随着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兴起,注意的研究几乎完全被排斥。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认识心理学的兴起,注意的重要性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目前,认知心理学将注意看做一种认知的内部机制,借以实现对刺激选择并调节行为。
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心情或情绪去处理或面对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或后果
在看待情绪之前,我们需要认识情绪。任何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诉求。
悲伤的背后诉求,是希望得到关注和安抚温柔的对待;
愤怒的背后诉求,是无法接受利益的损坏和渴望得到理解。
这种诉求其实是一个向外部寻找的讯号,也是人际关系中表达的一种方式。
3、心理学中启动(priming)是什么意思?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前面接受的刺激(信息)影响到后续对某个刺激(信息)的加工。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内隐记忆的体现。
启动效应一般又可分为重复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二种。
你好!
同意楼上的说法。
再给楼主举个例子:
比如你先看到一张“医生”的图片,那么你对下一张是“护士”的图片会比“馒头”之类的其他图片反应更快。这就是启动效应。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4、求负启动效应定义,尽量要标准。
负启动效应是指当前一个刺激中的干扰项作为后一个刺
激中的目标呈现时出现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当上次显示(启动
试验) 中被忽略的干扰项成为下次显示(探测试验) 中的目标
项时,被试对该目标项的反应时增长。
负启动的原因是当探测刺激中的目标字母在启动刺激中未被注意时,二者在呈现时间上的区别性降低,因此使被试产生混淆,从而影响对该字母的识别。
第一种观点是说在启动刺激中,被试的注意系统对忽略字母进行了抑制,有意不去知觉它,导致在探测刺激中的反应是变慢,这种变慢是无意识的。被试的注意系统对a是有抑制作用的。 第二种观点,说的是在启动刺激中,被试分配注意的时候,其实有一部分注意被分配到了a上,但是此时被试的反应是对a不做反应,即忽视,忽视是有意的。然而第二阶段探测刺激中,由于时间间隔不长,被试对于原本分配了注意的a发生了混淆,以为还是要忽略的,过了一段时间才反应过来是要对a进行知觉。就是说原本就已经对a进行了一定的加工,第二进阶段要求行相反加工时发生了混淆,表现为反应变慢。 可能与第一种观点的差别就在于,在启动刺激中,第一种观点认为注意非但没加工a,还对其有抑制作用。而第二种观点认为正是对a有所加工,才发生了反应时的延长。
☆本文来自帝村算命网,请勿转载违者必究!☆